BlogAD廣告

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

存股票的策略

轉貼文章

我發現存股票大約有分為兩種...
1.
完全不太動的股票 
ex :
公共事業股(天然氣,石油) 新海 欣天然 欣高...等等
ex :
民生食品 大統益 恆義
這類型的股票雖然不太會漲.成交量有限..但是這樣也造成它的股價區間反應非常的小.
2.
會動的股票 
ex :
正新 中華電 中鋼 台積電 台塑四寶
這類型的股票較為活潑.成交量比較大.法人會去持股.但是這樣也造成它的股價區間反應比較大.
我個人例子 - 完全不太會動的股票
我在上半年買入28張山隆 ..說白點我是看上他的殖利率與扣抵稅率..
成本約在19.5~20元左右 56萬元
我獲得股利4.2 殖利率7.5% (不計扣抵稅額所得)
除息後到11/19日的股價 17.70 
目前手中持股價格為 49.56 股利所得 4.2 總額53.76
距離成本尚欠2.24...
預計山隆今年EPS大約2 ..2011可能股利約1.4
以我目前持股 1.4*28=3.9 就回本了..
我個人例子 - 會動的股票
我今年下半年也買入過正新200..目前持股成本約70..
以目前11/19股價64.5 我還沒領到股利就先賠 1100...
這就是觀感問題與紀律問題..也就是很多人的疑問..
上半年我買不太會動的股票..遇到大地震,金融海嘯..還是不太動
而且也很高的機會在執行兩年內回本...
但若是股價較為活潑的..有可能會先賠錢在賺錢...這就是觀感問題
但是股價活潑也表示在賺錢的時候速度會很快..
但有可能先小或中賠再賺.這樣是對一些曾經是短線投資人在短時間內很難接受的..
個人是建議配置3種檔股票
1.
公共事業股 50%
2.
食品股 30%
3.
股性活潑股票(橡膠,塑化
) 20%

你的問題出在買入的時機不佳 時間太短 價格太近...太急著建立持股
我個人的經驗...買入一支股票(10張左右)...時間拉長到2~3
價格區間約2~3...才可能把價格分攤到相對低檔...用時間換空間

我剛開始只買零股...每個月200~300...一年2-3...幾乎和烏龜差不多
投資組合分散到6-8支股票...都是相同的速度慢慢買...拉長時間攤平差價
想投資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...不是1-2年可以完成建立持股
10-15
年算是剛好而已...20-30年才能看到成果

老一輩的富翁能夠致富的關鍵...必須能看透時間的魅力才是獲利的根本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